1月15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Chinese Institutes for Medical Research (CIMR), Beijing](以下简称创新中心)科研项目启动会在首都医科大学学术交流服务中心举行。校党委书记呼文亮,校长饶毅,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训明,创新中心主任梅林等出席会议,创新中心有组织科研项目负责人、优秀青年人才创新项目负责人及学校相关学院和部处负责人参会。创新中心临床医学副主任廖新生主持会议。
梅林介绍创新中心工作进展
梅林围绕创新中心建设背景、目的、研究力量、运行情况等方面介绍工作进展。他表示,创新中心自批准成立以来,按照“边运行边建设”的原则,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实体化运行。创新中心大力度引进学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探索建立新型医学研究组织模式和创新转化实践,探索建立医学研究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阶段成效。
廖新生介绍创新中心有组织科研专项和优秀青年人才创新项目,并宣布相关名单
廖新生从科研项目前期调研、项目初审、项目复审、答辩评审、专家论证、评审结果等方面介绍了创新中心科研项目的组织情况。他表示,创新中心有组织科研项目通过构建基础-临床联合、医工医理融合的多学科团队开展联合攻关,以解决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的痛点和难点为目标。创新中心建立了全新项目评审模式,由科学家、医学专家、企业家、投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项目采取双盲评审。创新中心第一批资助有组织科研专项25个,其中校本部8个,附属医院17个,内容涵盖了基础机制、药物开发、队列组学、医工结合等重点领域;优秀青年人才创新项目21个。聘任合作研究员21位,青年合作研究员7位,首都医学青年创新学者21位。
呼文亮、饶毅为创新中心合作研究员代表颁发聘书
吉训明为创新中心青年合作研究员颁发聘书
梅林为首都医学青年创新学者颁发聘书
呼文亮、饶毅、吉训明、梅林分别为创新中心合作研究员代表、创新中心青年合作研究员、创新中心首都医学青年创新学者颁发聘书。
王振常发言
刘佳发言
宋楠发言
在交流发言环节,合作研究员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以三个“第一”与大家分享了感想体会:非常荣幸参与创新中心第一批正式启动的科研项目,第一次以合作者的新身份承担科研专项,第一次经历涵盖四类专家的全新评审模式,相信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下一步,要把经费使用好,把时间管理好,把事情做好,力争早日实现转化,为国家和首都医学创新发展交上一份满意答卷。青年合作研究员代表、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刘佳,首都医学青年创新学者代表、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宋楠分别结合各自科研经历和研究方向,讲述了创新中心给予青年科研人员的指导、支持和培养,期待与交叉学科的团队展开实质性合作,推动创新性研究成果的转化。
饶毅讲话
“创新中心真心实意支持各位老师的医学科研工作。”饶毅在讲话中表示,创新中心是北京第一家以医学问题为核心的新型研发机构,是大首医“三位一体”协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推动医学科学发展、改善人类健康为目标。创新中心将充分利用国家和北京市的政策优势、医疗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优势和作用,探索有医学目标的研究、有组织的医学研究模式,建立与学校校本部各学院、各附属医院最紧密的联系,促进医学研究、成果转化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及疾病诊断治疗水平提高,成为建设健康北京健康中国的重要力量。饶毅真诚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为医学科学研究贡献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服务首都和国家医学科学创新发展。
呼文亮讲话
呼文亮代表学校向获得创新中心资助的有组织科研专项和优秀青年人才创新项目表示祝贺。他回顾了创新中心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历程,感谢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各有关主管部门对学校校本部、创新中心、研究型医院“三位一体”建设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高度肯定了创新中心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引进、有组织科研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呼文亮强调,第一批科研项目启动,对于创新中心是新的起点,对于项目承担人也是新的起点。只有不断增强科研实力,取得丰硕的创新转化成果,才能获得更广泛、更充分的资源和条件支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希望通过有组织科研专项的支持,各学院、各附属医院能够多出成果、多出人才;通过优秀青年人才创新项目的支持,助力更多真正有科研潜力的医学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为医学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为人民生命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撰稿:李晓曦
摄影:刘月兴、邵涛
审核:刘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