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简介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肿瘤研究所张昱实验室长期招聘博士后、副研究员和科研助理以开展肿瘤免疫,神经免疫和自身免疫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本实验室长期开发并使用功能基因组筛选、多组学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等方法,结合体内、体外小鼠和人类肿瘤模型,研究肿瘤免疫中关键分子的调控机制,研发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法,并将研究成果进行临床转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研究方向:
1. 肿瘤免疫中新机制和免疫检查点的鉴定和靶向方法:肿瘤的免疫治疗是目前治疗肿瘤最有效的策略之一。然而,这些免疫疗法只在某些肿瘤类型和某些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疗效,其中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室通过将体外和体内的全基因组及定制的CRISPR/Cas9筛选相结合,旨在系统地鉴定出可调控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新基因和相关通路。
2. 肿瘤免疫中B细胞的功能和调控:T淋巴细胞所介导的适应性细胞免疫在肿瘤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但B淋巴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近年来才逐渐被关注到的,且大多都存在争议。有趣的是,近来的研究表明,在患者接受免疫治疗时,肿瘤内的B细胞和三级淋巴结构(TLSs)可能与更好的预后相关,但其中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实验室正致力于将人类TLSs的多组学分析与小鼠肿瘤模型相结合,以剖析B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具体作用。
3. 利用细胞工程和基因组编辑治疗人类疾病:随着对人类疾病中分子和细胞机制的深入了解,靶向特定致病细胞或其前体细胞的策略已逐渐发展为新一代治疗手段。其中,细胞疗法(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CAR-NK、CAR-Macrophage等)对某些人类肿瘤展现出了惊人的疗效。有趣的是,近年来这类靶向致病细胞的疗法已扩展到其他非肿瘤疾病领域,如心脏纤维化和衰老相关疾病。本实验室正在开发新一代的细胞治疗策略用于治疗人类疾病。
代表性论文:
1. 组蛋白脱乙酰化酶6的功能(EMBO J,2003;G & D,2005;JBC,2006;MCB,2008)
2. 染色体转位的机制(Cell,2011;Cell,2012;Cell,2013;PNAS,2016)
3. Cas9的脱靶和靶向机制(Cell Research,2014)
4. 利用Cas9进行基因组标记(Genome Biology,2018a;Genome Biology,2018b;JMCB,2019)
5. 利用单细胞测序研究免疫细胞在疾病中的变化和功能(Circulation,2020;Nature Communications,2021)
二、招聘职位:
科研助理
岗位职责
1. 参与课题组科研工作,承担相应科研任务;
2. 维护实验室日常工作及运行。
任职要求
1. 具有免疫学、肿瘤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位;
2. 掌握常规分子克隆、细胞培养或动物实验的操作原理,有实验室研究工作经历优先;
3. 有责任心和团队精神,热爱创新与挑战。
三、福利待遇
1. 根据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详情面谈);
2. 享受五险一金、带薪年假、体检和补充医疗保险等;
3. 支持个人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工作相关专业培训。
四、联系方式
请将简历、个人陈述、至少2名推荐人的基本信息或联系方式、工作总结与研究兴趣(1-2页,仅限副研究员/博士后),合并为PDF文件发送至zhangyu@cimrbj.ac.cn,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应聘副研究员/博士后/科研助理+本人姓名”,初审通过的申请者将会尽快安排面试。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
本招聘长期有效,至招聘到合适人选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