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导师介绍
李川源
特聘研究员
早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后于哈佛大学获得肿瘤生物学博士,并继续在哈佛大学完成博士后学习。自1997年起在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是癌生物学、药理学及皮肤学终身教授及皮肤学系主管研究的副主任。于2023年全职加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多年来从事肿瘤发生机制;肿瘤对放疗,化疗的抵抗机制;以及发现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分子靶标的研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多项具有创新性和高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共发表超过150多篇经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其中多篇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如Nature、Nature Medicine、Cell Stem Cell、Molecular Cell等。有两项肿瘤免疫治疗创新成果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李国民
特聘研究员
分别在武汉大学生物系和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在杜克大学Paul Modrich博士(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对该项获奖工作作出重要贡献。受聘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前,李教授是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讲席教授、The Reece A. Overcash 直肠癌研究中心主任。 李国民实验室致力于研究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这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机制,可以确保DNA复制的精确度。李教授的工作有助于理解MMR及其在癌症易感性和治疗中的作用。他发现MMR缺陷是多种遗传性和散发性癌的分子基础。他纯化和鉴定了人类MMR所需的大部分成分,并在体外重构了人类MMR反应。他的实验室发现表观遗传因子是重要的MMR成分和调节因子,包括组蛋白修饰和突变。最近,他的实验室阐明了MMR缺陷肿瘤通过激活cGAS-STING通路来促进肿瘤免疫检点疗法。
梁德光
研究员
分别在中山大学药学院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Xuejun Jiang博士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24年加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担任研究员。先前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 Molecular Cell, Cell Research等著名学术期刊。   实验室致力于解析细胞磷脂代谢途径(比如从头合成,重构,转运等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并揭示其在生理/病理条件下的功能意义。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构成的动态变化一方面调节了细胞膜理化性质并影响细胞功能(比如细胞迁移,胞吞,胞吐,自噬,线粒体有氧呼吸等),另一方面又调节了细胞对铁死亡(ferroptosis,一种铁依赖的磷脂过氧化驱动的细胞死亡方式)的敏感性并影响相关疾病发生进展(比如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因此,研究细胞磷脂代谢途径的精细反馈调节机制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和转化研究意义。
梅林
特聘研究员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药理毒理学博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博士后。2023年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全职回国,在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担任特聘研究员,并在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担任主任。主要关注突触发育、功能、可塑性及阐述其异常如何导致中枢和外周神经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自闭症、抑郁症和神经肌肉疾病(脊髓侧索硬化、重症肌无力)等。
饶毅
特聘研究员
曾创立中科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深圳湾实验室、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发起“未来科学奖”、“科学探索奖”、“新基石研究员项目”。   曾经通过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神经发育的基因、神经导向的分子机理、行为的分子机理。 在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的饶毅实验室通过基因分析和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人类相关的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并通过所获得的理解和工具改善人类疾病的治疗。
主鸿鹄
高级研究员
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导师陆道培院士),国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金会委员,亚洲白血病联盟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细胞分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主鸿鹄从事血液病一线临床工作30年,致力于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和转化研究,主要学术成就:第一、创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不化疗的家庭治疗新方案”,根治率>95%【J Clin Oncol(2013)、N Eng J Med(2014a,2014b)、Lancet Oncol(2018)、Blood(2016, 2018, 2019),J Hematol Oncol(2022)】。第二、创立了DAV治疗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新方案,缓解率>90%【Lancet Haematol 2022】。第三、在国际上首次定义了一种新的白血病类型—RARG重排AML【Leukemia 2018、Leuk Res 2019, Blood Advance 2023】
张昱
高级研究员
2005年至2012年在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进行博士后训练;2013年至2022年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任职研究员。2023年加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肿瘤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迄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在Cell、Circulation、Cell Research、Genome Bi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杂志,总引逾6700次,H指数29。课题组开发并使用功能基因组筛选、多组学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等方法,结合体内、体外小鼠和人类肿瘤模型,研究肿瘤免疫中关键分子的调控机制,研发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法,并将研究成果进行临床转化。
谭旭
资深研究员
分别于中国科技大学和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4年—2023年在清华大学建立实验室,2023年加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致力于运用先进的高通量筛选方法进行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和抗病毒药物开发。实验室研究对象主要是新冠病毒,艾滋病毒,乙肝病毒和寨卡病毒。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发表于Nature, Nature Genetics,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Microbiology, Cell Host & Microbe, Cell Research, Nature Communications 和 PNAS等高水平杂志。论文被引用数5900多次。主持或曾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两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一项,国自然优青和面上项目各一项。获批国家专利二项。曾获得拜耳研究员奖,Damon Runyon博士后研究奖金和通用电器和科学杂志青年科学家奖等奖励。
导师介绍
李川源
特聘研究员
早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后于哈佛大学获得肿瘤生物学博士,并继续在哈佛大学完成博士后学习。自1997年起在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是癌生物学、药理学及皮肤学终身教授及皮肤学系主管研究的副主任。于2023年全职加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多年来从事肿瘤发生机制;肿瘤对放疗,化疗的抵抗机制;以及发现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分子靶标的研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多项具有创新性和高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共发表超过150多篇经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其中多篇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如Nature、Nature Medicine、Cell Stem Cell、Molecular Cell等。有两项肿瘤免疫治疗创新成果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李国民
特聘研究员
分别在武汉大学生物系和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在杜克大学Paul Modrich博士(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对该项获奖工作作出重要贡献。受聘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前,李教授是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讲席教授、The Reece A. Overcash 直肠癌研究中心主任。 李国民实验室致力于研究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这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机制,可以确保DNA复制的精确度。李教授的工作有助于理解MMR及其在癌症易感性和治疗中的作用。他发现MMR缺陷是多种遗传性和散发性癌的分子基础。他纯化和鉴定了人类MMR所需的大部分成分,并在体外重构了人类MMR反应。他的实验室发现表观遗传因子是重要的MMR成分和调节因子,包括组蛋白修饰和突变。最近,他的实验室阐明了MMR缺陷肿瘤通过激活cGAS-STING通路来促进肿瘤免疫检点疗法。
梁德光
研究员
分别在中山大学药学院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Xuejun Jiang博士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24年加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担任研究员。先前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 Molecular Cell, Cell Research等著名学术期刊。   实验室致力于解析细胞磷脂代谢途径(比如从头合成,重构,转运等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并揭示其在生理/病理条件下的功能意义。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构成的动态变化一方面调节了细胞膜理化性质并影响细胞功能(比如细胞迁移,胞吞,胞吐,自噬,线粒体有氧呼吸等),另一方面又调节了细胞对铁死亡(ferroptosis,一种铁依赖的磷脂过氧化驱动的细胞死亡方式)的敏感性并影响相关疾病发生进展(比如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因此,研究细胞磷脂代谢途径的精细反馈调节机制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和转化研究意义。
梅林
特聘研究员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药理毒理学博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博士后。2023年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全职回国,在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担任特聘研究员,并在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担任主任。主要关注突触发育、功能、可塑性及阐述其异常如何导致中枢和外周神经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自闭症、抑郁症和神经肌肉疾病(脊髓侧索硬化、重症肌无力)等。
饶毅
特聘研究员
曾创立中科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深圳湾实验室、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发起“未来科学奖”、“科学探索奖”、“新基石研究员项目”。   曾经通过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神经发育的基因、神经导向的分子机理、行为的分子机理。 在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的饶毅实验室通过基因分析和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人类相关的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并通过所获得的理解和工具改善人类疾病的治疗。
主鸿鹄
高级研究员
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导师陆道培院士),国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金会委员,亚洲白血病联盟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细胞分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主鸿鹄从事血液病一线临床工作30年,致力于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和转化研究,主要学术成就:第一、创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不化疗的家庭治疗新方案”,根治率>95%【J Clin Oncol(2013)、N Eng J Med(2014a,2014b)、Lancet Oncol(2018)、Blood(2016, 2018, 2019),J Hematol Oncol(2022)】。第二、创立了DAV治疗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新方案,缓解率>90%【Lancet Haematol 2022】。第三、在国际上首次定义了一种新的白血病类型—RARG重排AML【Leukemia 2018、Leuk Res 2019, Blood Advance 2023】
张昱
高级研究员
2005年至2012年在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进行博士后训练;2013年至2022年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任职研究员。2023年加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肿瘤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迄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在Cell、Circulation、Cell Research、Genome Bi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杂志,总引逾6700次,H指数29。课题组开发并使用功能基因组筛选、多组学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等方法,结合体内、体外小鼠和人类肿瘤模型,研究肿瘤免疫中关键分子的调控机制,研发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法,并将研究成果进行临床转化。
谭旭
资深研究员
分别于中国科技大学和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4年—2023年在清华大学建立实验室,2023年加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致力于运用先进的高通量筛选方法进行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和抗病毒药物开发。实验室研究对象主要是新冠病毒,艾滋病毒,乙肝病毒和寨卡病毒。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发表于Nature, Nature Genetics,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Microbiology, Cell Host & Microbe, Cell Research, Nature Communications 和 PNAS等高水平杂志。论文被引用数5900多次。主持或曾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两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一项,国自然优青和面上项目各一项。获批国家专利二项。曾获得拜耳研究员奖,Damon Runyon博士后研究奖金和通用电器和科学杂志青年科学家奖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