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项目
合作研究员
陈瑞
首医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校成果转化部部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暴露组学、环境化合物致有害健康效应及机制、肿瘤发生发展的表遗传机制及纳米递药系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子课题、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二十余项课题,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北京学者。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国毒理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奖”称号。   项目名称: 人体肠道微生物暴露组全组分识别、致病机制及快速检测技术的全链条研究(子课题1-肠道微生物暴露组测量及有害组分识别)   项目简介: 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是介导环境暴露过程中微生物与宿主交互的关键物质基础。本项目拟开展人源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采用体内外模型鉴别代谢产物来源;利用肠道类器官、疾病动物等体内外模型,结合高内涵分析、多组学技术等识别肠道微生物暴露组生物效应组分及有害生物效应。
详情
董然
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外科中心主任、吴英恺基金会理事长。专注急危重症冠心病的外科治疗,累计累计主刀完成各类心外手术16000余例,完成危重症手术逾千例,达国际领先水平。长期致力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再狭窄的基础研究、临床及相关转化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国内外期刊论著120余篇,国家授权专利10余项,培养硕博士近20名。入选中国全面小康杰出贡献人物,国之名医。   项目名称: 层流联合限压的新扩张模式在冠脉搭桥静脉桥血管获取中的内皮保护作用机制及产品研发(子课题2-高精度压力/流量测试技术研究)   项目简介: 构建术前大隐静脉质量评估体系,精准评估患者静脉桥血管质量。研制新的血管组织的层流灌注设备,以层流联合限压的扩张模式,系统开展医用微压传感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生物力学参数对静脉桥血管内皮损伤影响机制,提出保护内皮完整性的静脉桥血管获取的新扩张模式,实现大隐静脉取材过程中对血管剪应力、牵张力的精准控制。
详情
冯娟
首医药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功能导向的天然产物合成”,即以具有新颖结构和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合成为核心,以发展高效实用的合成方法学为手段,实现目标分子的快速、高效和多样性合成,并将其应用于药物化学以及化学生物学研究。截至目前,已在本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6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首都医科大学校自然孵育基金1项。   项目名称: 生物功能导向的小分子设计合成(子课题2-小白菊内酯衍生物多样性绿色合成与制造)   项目简介: 中医药中存在丰富的天然产物及多样的生物活性。α-亚甲基-γ-丁内酯结构是存在于菊科植物中的重要结构单元,具有独特的抗肿瘤活性。本课题围绕该类结构的快速合成,进行深入活性研究,为肿瘤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奠定基础。
详情
郝峻巍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副主任,国家卫健委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副主任,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脑卒中诊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主任。担任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等。郝峻巍教授专注于神经免疫性疾病和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重点研究神经炎症与脑疾病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揭示了区域免疫学特性与脑疾病发生发展的时空特异性及调控机制,为临床诊治提供多个潜在有效干预靶点。建立了3种神经免疫疾病全球最大的基于30X全基因深度测序的临床遗传队列,探索基因组遗传变异在神经免疫性疾病中导致免疫自稳与失衡的关键机制,为我国神经免疫病的诊治及长程管理提供重要指导。建立神经免疫疾病的生物标记物检测体系,并开发了5个检测试剂盒,已在临床推广应用。相关成果发表SCI文章100余篇。主编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神经病学》(第9版)等著作12部。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专利16项。201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0年入选青年北京学者,2022年入选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先后获得第九届树兰医学青年奖、第二十四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等荣誉。   项目名称: 面向脑重大疾病的精准诊断技术与产品研发(子课题1-构建基因组学驱动的智能诊断、风险评估与个性化治疗新模式;子课题2-脑重大疾病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及临床应用转化)   项目简介: 脑重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项目重点攻关基于多组学数据的脑重大疾病精准诊断技术、产品与体系的创新研发。构建脑重大疾病遗传队列与基因组数据库,实现基因组学驱动的智能诊断、风险评估与个性化治疗新模式;同时基于多组学发现脑重大疾病新型生物标志物并实现临床应用转化。
详情
海涌
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主任、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从事骨科脊柱外科基础及临床研究和实践30余年,擅长各种脊柱疾患的诊治,尤其对复杂疑难脊柱畸形等疾患有独到及丰富的诊疗经验,主刀成功完成手术6000余例,连续多年位居中国Top10医生脊柱外科之列。先后主持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以第一/责任作者发表各类专业学术文章300+篇(SCI文章150+篇),主编/译学术专著9部,获得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   项目名称: 骨科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智能规划与精准控制核心技术研究 (子课题2-脊柱手术机器人椎板磨削技能学习方法研究)   项目简介: 本项目面向脊柱手术机器人椎板磨削问题,通过机器人学习椎板磨削技能,使机器人在复杂、动态的环境中获取操作技能,弥补传统编程等常规方法的缺陷,增强机器人椎板磨削的操作能力,降低机器人椎板磨削力热损伤。
详情
胡雅婷
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海外)项目获得者,中西医结合学会分子生药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中药活性成分合成生物学及代谢工程研究,包括微生物细胞工厂设计、酶工程改造、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等。曾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   项目名称: 面向超越自然的中药创新药分子发现模式的构建和绿色制造(子课题3-中药活性成分的绿色生物制造)   项目简介: 本课题面向疾病的临床需求,聚焦中药活性成分,从中遴选“药理活性明确”尤其是“已进入临床研究”的分子为主要目标化合物。针对其在植物中“含量低、获取性差”的难题,通过快速鉴定整个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并精确地定向改造酶功能,获得高效特异的催化元件库,进一步采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利用快速的模块组装技术将超长线路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产物得以创造富集,动态示踪智能化调控代谢流,实现中药活性成分的绿色生物制造。
详情
贾建平
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先后主持并参与了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共30余项,主持制定了包括首部中国痴呆指南在内的31部指南,对规范中国痴呆临床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论文740余篇,总被引31000余次,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其中在国际顶刊发表SCI论文304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获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Zaven科学成就奖,该奖是痴呆领域的最高奖项,每年仅颁发给一位在世界AD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他是首位华人获奖者,被评价为“中国AD临床研究引领者(chief architect)”。入选北京学者,国之名医。   项目名称: 面向脑重大疾病的精准诊断技术与产品研发(子课题1-构建基因组学驱动的智能诊断、风险评估与个性化治疗新模式;子课题2-脑重大疾病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及临床应用转化)   项目简介: 脑重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项目重点攻关基于多组学数据的脑重大疾病精准诊断技术、产品与体系的创新研发。构建脑重大疾病遗传队列与基因组数据库,实现基因组学驱动的智能诊断、风险评估与个性化治疗新模式;同时基于多组学发现脑重大疾病新型生物标志物并实现临床应用转化。
详情
金见悦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主要集中在放射治疗的机理和各种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上。具体包括免疫系统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及放疗引起的免疫损伤对疗效的影响,特别是研究放疗、免疫、和肿瘤三者的相互作用及放疗引起的肿瘤免疫微环境变化;放射敏感性标志物对个体化放射剂量的指导作用; 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特别是质子相对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和质子CT;影像(包括CT、核磁共振和PET)对放射治疗的引导作用研究;免疫保护放疗技术研究。首先提出了放疗免疫损伤模型及对放疗疗效的影响;提出并证明了从外周血液检测的基因可以作为放射敏感性标志物指导个体化的放射剂量;研制了一个能降低散射的锥形束CT系统。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与教材3部。   项目名称: 人体放射敏感性标志物引导的个体化精准放射治疗(子课题1-ERCC1/2放射敏感性标志物指导个体化放射治疗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子课题2-CRISPR基因编辑测试验证SNP放射敏感性标志物)   项目简介: 放疗是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恰当的放射剂量对放疗疗效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人体的放射敏感性异质性,每个病人都有其不同的最佳放射剂量。我们发现一个ERCC1/2 SNP组合可以作为人体放射敏感性标志物来决定个体化的最佳剂量,本项目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临床试验两种方法来验证这个标志物能否来指导个体化放疗提高肿瘤治愈率。
详情
金子兵
眼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学院副院长。入选The Macula Society member,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组长,发起成立中国高度近视研究联盟(CHARM)。长期从事视网膜变性及高度近视诊治及再生研究,发现多个全新致病基因,原创性建立干细胞分化视网膜器官方法并取得相应突破。发表学术论文 200余篇。共同主编《眼科学》教材一部,参编眼科相关书籍多部。担任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等多本SCI期刊编委或副主编,《眼科》杂志执行主编。曾获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青年北京学者等,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含杰青、重大研究计划、优青及面上)以及中国青年科技奖、亚太眼科成就奖等。   项目名称: 致盲性长眼轴高度近视生物治疗研发及机制研究(子课题1-眼内细胞因子的表达在高度近视发病的机理研究;子课题2-基因治疗临床前研究和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高度近视是首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然而现有的治疗手段不能从根本解决近视进展、减少并发症。本项目围绕高度近视开展,通过对人群高度近视基因的筛查和灵长类动物模型的研究,致力于发现新的高度近视致病基因、高度近视发病机制、高度近视基因治疗等问题。
详情
李兵辉
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肝病研究所副所长。李兵辉教授长期从事肿瘤代谢研究,取得系列创新成果:提出了表征代谢物释放电子潜能的物理化学概念并建立电子传递创新理论,揭示电子堆积(还原应激)驱动肿瘤代谢重编程;基于理论,发现肿瘤细胞应对电子堆积的独特代谢现象,如形成嘧啶小体促进谷氨酰胺还原代谢和抗铁死亡,保障电子消耗;细胞通过胞饮摄入脂肪酸并延长,高效消耗电子;G6PD抗氧化不依赖其酶活性及氧化磷酸戊糖途径,减少电子产生等,从电子传递水平,系统揭示肿瘤代谢重编程的化学本质;揭示肿瘤细胞在乏氧时传递电子的必需代谢途径,据此提出有效的针对多靶点的联合疗法,克服传统单靶点容易获得抗性的局限;揭示电子堆积失控能激活嘌呤合成诱导能量应激、导致细胞死亡,对肿瘤及相关疾病的诊疗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李兵辉教授以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国家级项目。   项目名称: 靶向胞饮调控通路的脂肪肝、肝纤维化及肝癌新型治疗药物研发(子课题1-胞饮的调控机制及其在脂肪肝病变中作用的机制研究;子课题4-靶向胞饮的抑制剂筛选及化合物优化)   项目简介: 胞饮是肿瘤和脂肪肝治疗的药物作用新靶点。本项目将进一步阐明调控胞饮的分子机制,鉴定靶向胞饮的靶点和小分子先导化合物,并进行结构改造与优化,促进新型抗肿瘤和脂肪肝病药物的开发。
详情
合作研究员
陈瑞
首医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校成果转化部部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暴露组学、环境化合物致有害健康效应及机制、肿瘤发生发展的表遗传机制及纳米递药系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子课题、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二十余项课题,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北京学者。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国毒理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奖”称号。   项目名称: 人体肠道微生物暴露组全组分识别、致病机制及快速检测技术的全链条研究(子课题1-肠道微生物暴露组测量及有害组分识别)   项目简介: 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是介导环境暴露过程中微生物与宿主交互的关键物质基础。本项目拟开展人源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采用体内外模型鉴别代谢产物来源;利用肠道类器官、疾病动物等体内外模型,结合高内涵分析、多组学技术等识别肠道微生物暴露组生物效应组分及有害生物效应。
董然
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外科中心主任、吴英恺基金会理事长。专注急危重症冠心病的外科治疗,累计累计主刀完成各类心外手术16000余例,完成危重症手术逾千例,达国际领先水平。长期致力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再狭窄的基础研究、临床及相关转化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国内外期刊论著120余篇,国家授权专利10余项,培养硕博士近20名。入选中国全面小康杰出贡献人物,国之名医。   项目名称: 层流联合限压的新扩张模式在冠脉搭桥静脉桥血管获取中的内皮保护作用机制及产品研发(子课题2-高精度压力/流量测试技术研究)   项目简介: 构建术前大隐静脉质量评估体系,精准评估患者静脉桥血管质量。研制新的血管组织的层流灌注设备,以层流联合限压的扩张模式,系统开展医用微压传感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生物力学参数对静脉桥血管内皮损伤影响机制,提出保护内皮完整性的静脉桥血管获取的新扩张模式,实现大隐静脉取材过程中对血管剪应力、牵张力的精准控制。
冯娟
首医药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功能导向的天然产物合成”,即以具有新颖结构和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合成为核心,以发展高效实用的合成方法学为手段,实现目标分子的快速、高效和多样性合成,并将其应用于药物化学以及化学生物学研究。截至目前,已在本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6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首都医科大学校自然孵育基金1项。   项目名称: 生物功能导向的小分子设计合成(子课题2-小白菊内酯衍生物多样性绿色合成与制造)   项目简介: 中医药中存在丰富的天然产物及多样的生物活性。α-亚甲基-γ-丁内酯结构是存在于菊科植物中的重要结构单元,具有独特的抗肿瘤活性。本课题围绕该类结构的快速合成,进行深入活性研究,为肿瘤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奠定基础。
郝峻巍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副主任,国家卫健委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副主任,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脑卒中诊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主任。担任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等。郝峻巍教授专注于神经免疫性疾病和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重点研究神经炎症与脑疾病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揭示了区域免疫学特性与脑疾病发生发展的时空特异性及调控机制,为临床诊治提供多个潜在有效干预靶点。建立了3种神经免疫疾病全球最大的基于30X全基因深度测序的临床遗传队列,探索基因组遗传变异在神经免疫性疾病中导致免疫自稳与失衡的关键机制,为我国神经免疫病的诊治及长程管理提供重要指导。建立神经免疫疾病的生物标记物检测体系,并开发了5个检测试剂盒,已在临床推广应用。相关成果发表SCI文章100余篇。主编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神经病学》(第9版)等著作12部。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专利16项。201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0年入选青年北京学者,2022年入选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先后获得第九届树兰医学青年奖、第二十四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等荣誉。   项目名称: 面向脑重大疾病的精准诊断技术与产品研发(子课题1-构建基因组学驱动的智能诊断、风险评估与个性化治疗新模式;子课题2-脑重大疾病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及临床应用转化)   项目简介: 脑重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项目重点攻关基于多组学数据的脑重大疾病精准诊断技术、产品与体系的创新研发。构建脑重大疾病遗传队列与基因组数据库,实现基因组学驱动的智能诊断、风险评估与个性化治疗新模式;同时基于多组学发现脑重大疾病新型生物标志物并实现临床应用转化。
海涌
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主任、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从事骨科脊柱外科基础及临床研究和实践30余年,擅长各种脊柱疾患的诊治,尤其对复杂疑难脊柱畸形等疾患有独到及丰富的诊疗经验,主刀成功完成手术6000余例,连续多年位居中国Top10医生脊柱外科之列。先后主持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以第一/责任作者发表各类专业学术文章300+篇(SCI文章150+篇),主编/译学术专著9部,获得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   项目名称: 骨科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智能规划与精准控制核心技术研究 (子课题2-脊柱手术机器人椎板磨削技能学习方法研究)   项目简介: 本项目面向脊柱手术机器人椎板磨削问题,通过机器人学习椎板磨削技能,使机器人在复杂、动态的环境中获取操作技能,弥补传统编程等常规方法的缺陷,增强机器人椎板磨削的操作能力,降低机器人椎板磨削力热损伤。
胡雅婷
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海外)项目获得者,中西医结合学会分子生药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中药活性成分合成生物学及代谢工程研究,包括微生物细胞工厂设计、酶工程改造、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等。曾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   项目名称: 面向超越自然的中药创新药分子发现模式的构建和绿色制造(子课题3-中药活性成分的绿色生物制造)   项目简介: 本课题面向疾病的临床需求,聚焦中药活性成分,从中遴选“药理活性明确”尤其是“已进入临床研究”的分子为主要目标化合物。针对其在植物中“含量低、获取性差”的难题,通过快速鉴定整个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并精确地定向改造酶功能,获得高效特异的催化元件库,进一步采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利用快速的模块组装技术将超长线路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产物得以创造富集,动态示踪智能化调控代谢流,实现中药活性成分的绿色生物制造。
贾建平
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先后主持并参与了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共30余项,主持制定了包括首部中国痴呆指南在内的31部指南,对规范中国痴呆临床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论文740余篇,总被引31000余次,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其中在国际顶刊发表SCI论文304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获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Zaven科学成就奖,该奖是痴呆领域的最高奖项,每年仅颁发给一位在世界AD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他是首位华人获奖者,被评价为“中国AD临床研究引领者(chief architect)”。入选北京学者,国之名医。   项目名称: 面向脑重大疾病的精准诊断技术与产品研发(子课题1-构建基因组学驱动的智能诊断、风险评估与个性化治疗新模式;子课题2-脑重大疾病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及临床应用转化)   项目简介: 脑重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项目重点攻关基于多组学数据的脑重大疾病精准诊断技术、产品与体系的创新研发。构建脑重大疾病遗传队列与基因组数据库,实现基因组学驱动的智能诊断、风险评估与个性化治疗新模式;同时基于多组学发现脑重大疾病新型生物标志物并实现临床应用转化。
金见悦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主要集中在放射治疗的机理和各种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上。具体包括免疫系统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及放疗引起的免疫损伤对疗效的影响,特别是研究放疗、免疫、和肿瘤三者的相互作用及放疗引起的肿瘤免疫微环境变化;放射敏感性标志物对个体化放射剂量的指导作用; 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特别是质子相对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和质子CT;影像(包括CT、核磁共振和PET)对放射治疗的引导作用研究;免疫保护放疗技术研究。首先提出了放疗免疫损伤模型及对放疗疗效的影响;提出并证明了从外周血液检测的基因可以作为放射敏感性标志物指导个体化的放射剂量;研制了一个能降低散射的锥形束CT系统。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与教材3部。   项目名称: 人体放射敏感性标志物引导的个体化精准放射治疗(子课题1-ERCC1/2放射敏感性标志物指导个体化放射治疗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子课题2-CRISPR基因编辑测试验证SNP放射敏感性标志物)   项目简介: 放疗是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恰当的放射剂量对放疗疗效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人体的放射敏感性异质性,每个病人都有其不同的最佳放射剂量。我们发现一个ERCC1/2 SNP组合可以作为人体放射敏感性标志物来决定个体化的最佳剂量,本项目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临床试验两种方法来验证这个标志物能否来指导个体化放疗提高肿瘤治愈率。
金子兵
眼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学院副院长。入选The Macula Society member,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组长,发起成立中国高度近视研究联盟(CHARM)。长期从事视网膜变性及高度近视诊治及再生研究,发现多个全新致病基因,原创性建立干细胞分化视网膜器官方法并取得相应突破。发表学术论文 200余篇。共同主编《眼科学》教材一部,参编眼科相关书籍多部。担任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等多本SCI期刊编委或副主编,《眼科》杂志执行主编。曾获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青年北京学者等,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含杰青、重大研究计划、优青及面上)以及中国青年科技奖、亚太眼科成就奖等。   项目名称: 致盲性长眼轴高度近视生物治疗研发及机制研究(子课题1-眼内细胞因子的表达在高度近视发病的机理研究;子课题2-基因治疗临床前研究和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高度近视是首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然而现有的治疗手段不能从根本解决近视进展、减少并发症。本项目围绕高度近视开展,通过对人群高度近视基因的筛查和灵长类动物模型的研究,致力于发现新的高度近视致病基因、高度近视发病机制、高度近视基因治疗等问题。
李兵辉
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肝病研究所副所长。李兵辉教授长期从事肿瘤代谢研究,取得系列创新成果:提出了表征代谢物释放电子潜能的物理化学概念并建立电子传递创新理论,揭示电子堆积(还原应激)驱动肿瘤代谢重编程;基于理论,发现肿瘤细胞应对电子堆积的独特代谢现象,如形成嘧啶小体促进谷氨酰胺还原代谢和抗铁死亡,保障电子消耗;细胞通过胞饮摄入脂肪酸并延长,高效消耗电子;G6PD抗氧化不依赖其酶活性及氧化磷酸戊糖途径,减少电子产生等,从电子传递水平,系统揭示肿瘤代谢重编程的化学本质;揭示肿瘤细胞在乏氧时传递电子的必需代谢途径,据此提出有效的针对多靶点的联合疗法,克服传统单靶点容易获得抗性的局限;揭示电子堆积失控能激活嘌呤合成诱导能量应激、导致细胞死亡,对肿瘤及相关疾病的诊疗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李兵辉教授以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国家级项目。   项目名称: 靶向胞饮调控通路的脂肪肝、肝纤维化及肝癌新型治疗药物研发(子课题1-胞饮的调控机制及其在脂肪肝病变中作用的机制研究;子课题4-靶向胞饮的抑制剂筛选及化合物优化)   项目简介: 胞饮是肿瘤和脂肪肝治疗的药物作用新靶点。本项目将进一步阐明调控胞饮的分子机制,鉴定靶向胞饮的靶点和小分子先导化合物,并进行结构改造与优化,促进新型抗肿瘤和脂肪肝病药物的开发。